五、调整Linux的最大文件打开数 Linux最大文件打开数的默认值很低,必须修改的高一些,否则squid服务器在高负载时执行性能将很低。 vim /etc/security/limit.conf ,在最后一行添加
值得注意的是,通过命令ulimit -SHn是改变不了linux系统的最大文件打开数的,写进/etc/rc.d/rc.local也是不行的。 六、只开启必须的服务 只开启必须的服务,其它均可关闭。以下列出的服务可开启: iptables这个待定。如果前端有硬件防火墙;这个也可以关闭,反之不行。 下面的命令可检查运行在5级别的服务,3级以此类推 chkconfig -- list | awk '{print $1 "\t" $7}' | grep 5:on 检查下打印服务,此服务经常成漏网之鱼,关掉它。 service cups stop chkconfig cups off chkconfig这条命令会关掉3和5级别的服务。 七、停止ipv6 线上跑的Linux服务器,绝大多数是64位的CentOS。CentOS默认的状态下,ipv6是被启用的状态。因为我们不使用ipv6,所以,停止ipv6能够以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和快速。 vim /etc/modprobe.conf 修改此配置文件,添加如下行到文尾:
八、开启RHEL的网卡激活模式 如果服务器的系统是RHEL,就需要开启RHEL默认的网卡激活模式为ONBOOT。感觉这也算是RHEL的一个小bug吧:笔者替客户维护的某台RHEL应用服务器,居然六块网卡,在ONBOOT关闭的时候,有的启动,有的不启动,汗噢。我还特的向客户咨询了这个问题,客户答曰:买多了…… vim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,eth1 eth1为第二网卡,其它依此内推。 ONBOOT=YES 然后重启网络服务生效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九、Linux内存管理 Linux内存管理模式跟windows不一样,它的原则是有多少就用多少。很多Linux新手喜欢用命令free -m观察,发现free所剩无余后想办法去优化内存;其实就走进了一个误区,linux本身的内存模式就很好了,为了提高磁盘存取效率,Linux做了一些精心的设计,除了对dentry进行缓存(用于VFS,加速文件路径名到inode的转换),还采取了两种主要Cache方式:Buffer Cache和Page Cache。前者针对磁盘块的读写,后者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。这些Cache有效缩短了 I/O系统调用(比如read,write,getdents)的时间。所以,建议,内存管理这块顺其自然吧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